娄底市殡仪馆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培训
分类: 媒体报道
标签:
娄底市殡仪馆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培训: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一、基本概念介绍
消防安全是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燃烧需要具备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引火源三个条件。比如,殡仪馆内的花圈、纸制品等属于可燃物,空气中的氧气是助燃物,一个未熄灭的烟头就可能成为引火源。了解这些基本概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火灾的发生机制,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二、具体操作方法
- 预防火灾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殡仪馆内有许多照明、制冷等设备,要确保电线无破损、老化,插座插头连接稳固。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可简单查看设备外观,定期请专业电工全面检查。
- 规范用火用电:严禁在非指定区域吸烟,祭祀区域的明火要有人专人看守,确保熄灭后再离开。各类电器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避免长时间待机。
- 保持通道畅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的关键通道,必须时刻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
- 火灾扑救
- 学会使用灭火器: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的火灾。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根部,另一手按下压把,干粉便会喷出灭火。
- 掌握消火栓使用:消火栓一般由消防水带、水枪、消防栓阀门等组成。打开消防栓箱门,取出水带,将水带的一端与消火栓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枪连接,然后打开消火栓阀门,对准火源喷水灭火。
- 逃生自救
- 熟悉疏散路线:殡仪馆工作人员和前来祭祀的家属都要熟悉馆内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平时可以留意通道指示标志,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找到逃生路线。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浓烟,烟雾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过滤部分浓烟,减少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 低姿前行:浓烟一般向上漂浮,贴近地面的空气相对较为清新,所以逃生时要尽量低姿前行,避免吸入过多浓烟。
三、注意事项
- 灭火器要定期检查压力和有效期,压力不足或过期的灭火器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 使用消火栓时,要注意水带的长度和摆放,避免在喷水过程中出现水带缠绕或打结的情况,影响灭火效果。
- 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电梯在火灾时可能因断电等原因停止运行,被困在电梯内十分危险。
- 发现火灾后要及时报警,准确告知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等信息,以便消防部门能迅速出警。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曾经有一家殡仪馆,因祭祀区域的明火未完全熄灭,导致周边纸制品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由于工作人员平时缺乏消防安全培训,对灭火器的使用不熟练,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火势,幸好消防部门及时赶到将火扑灭,但仍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在娄底市殡仪馆,建议: 1. 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不仅要培训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确保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正确应对。 2. 在馆内显著位置张贴消防安全宣传海报,向家属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 3.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让全体人员熟悉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消防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殡仪馆的正常运营。通过扎实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日常的预防措施,我们能为逝者提供一个安全、庄严的环境,也能保障生者的安全,让生命最后的尊严得到妥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