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网 - 中国消防行业门户

北京消防企业邀上门指导发现问题未被行政处罚

消防安全:主动邀请与柔性执法带来的启示

一、基本概念介绍

消防安全是指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的一系列活动。火灾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二、具体操作方法

  1. 主动邀请消防指导 企业自身要具备消防安全意识,主动向当地消防部门发出邀请,请求上门进行消防安全指导。在邀请时,明确说明企业的基本情况,如经营范围、场所面积、人员数量等,以便消防部门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 积极配合检查 消防人员上门指导时,企业要积极配合,提供所有相关资料,包括消防设施设备的采购清单、维护记录、应急预案等。带领消防人员实地查看各个区域,如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等,如实告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日常消防管理措施等。

三、注意事项

  1. 重视消防隐患 企业不能对消防指导走过场,要真正重视消防人员指出的问题。即使发现问题后未被立即行政处罚,也不能心存侥幸,必须认识到这些隐患可能随时引发火灾,危及企业和人员安全。
  2. 及时整改落实 对于消防指导中发现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将消防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 持续加强管理 消防安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整改完就了事。企业要建立长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自查自纠,不断完善消防设施,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整体消防安全水平。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1. 案例 某北京企业主动邀请消防部门上门指导。消防人员检查发现,该企业部分疏散通道被货物堵塞,消防设施存在老化现象。消防部门考虑到企业积极主动整改的态度,当场指出问题并给予整改建议,未进行行政处罚。企业迅速行动,清理了疏散通道,更换了老化的消防设施,并加强了日常消防管理。此后,该企业再也没有出现消防隐患问题,消防安全状况良好。
  2. 建议
    • 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应借鉴这种主动邀请消防指导的做法,将消防安全工作前置。不要等到消防部门来检查才临时抱佛脚,而是主动查找自身不足,及时消除隐患。
    • 消防部门在柔性执法的同时,也应加强后续跟踪检查。确保企业真正落实整改措施,形成消防安全的良性循环。
    • 政府可以进一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工作,对于主动邀请指导并有效消除隐患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或奖励,营造全社会重视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

消防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北京消防企业主动邀上门指导,发现问题不予行政处罚的举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企业要积极响应,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共同守护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