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消防暴雨突袭起内涝紧急排涝
分类: 媒体报道
标签:
暴雨突袭下的消防安全应对:内涝与消防排涝知识全知道
在暴雨天气中,城市容易遭遇内涝,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消防安全问题。滨州消防部门在暴雨突袭起内涝时的紧急排涝行动,为保障城市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了解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此类情况。
一、基本概念介绍
(一)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暴雨期间,大量雨水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排出,会在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等区域积聚,形成内涝。
(二)内涝引发的消防安全隐患
- 电气设备短路:积水浸泡电气设备,如路灯、配电箱等,容易导致线路短路,引发火灾。
- 易燃物受潮:许多室内外存放的易燃物品,如木材、纸张、家具等,被雨水浸湿后,一旦遇到明火,燃烧速度会加快,火势蔓延迅速。
- 消防设施受损:内涝可能会淹没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等消防设施,使其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火灾扑救。
二、具体操作方法
(一)暴雨前的预防措施
- 检查电气设备:对家中、单位的电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防水状态。对于室外的电气设备,如路灯、广告牌等,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雨水侵入。
- 清理排水通道:提前清理建筑物周边的排水管道、沟渠等,确保排水畅通,避免积水。
- 转移易燃物品:将室内外的易燃物品转移到干燥、安全的地方,如将木材、纸张等存放在高处或密封的仓库内。
(二)暴雨期间的应对措施
- 避免靠近危险区域:远离积水严重的路段、路灯杆、电线杆等,防止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如果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应立即远离,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 检查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是否正常。如果发现消火栓被淹没,要及时报告消防部门,并记录位置。
- 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尽量减少用火用电,如需使用电器,要确保其干燥,并在使用后及时拔掉插头。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明火,如蜡烛、蚊香等。
(三)消防部门排涝行动
- 及时响应:消防部门在接到内涝报警后,迅速出动消防车和救援人员,携带排水设备赶赴现场。
- 确定积水区域:通过现场勘查,确定积水严重的区域和排水方向,制定合理的排涝方案。
- 启动排水设备:利用消防车的水泵、排水车等设备,将积水抽出,降低水位,缓解内涝情况。
- 配合其他部门:与市政、排水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城市排涝工作,确保城市安全。
三、注意事项
(一)个人安全
- 不要贸然涉水:在积水区域行走时,要注意观察,避免掉入排水井口或被水流冲走。如果水深超过膝盖,建议不要行走,选择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留意周围是否有漏电、漏电等危险迹象,如发现有电线、电器设备等浸泡在水中,要保持安全距离,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二)消防设施维护
- 定期检查:社区、单位要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正常状态下。如发现消防设施损坏或故障,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 做好防护:在暴雨天气来临前,要对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等消防设施采取防护措施,如用塑料布、沙袋等进行包裹,防止被水淹没。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一)实际案例
在某次暴雨袭击中,某小区因排水管道堵塞,导致大量积水。小区内的一些电气设备被水浸泡,引发了短路起火。由于消防设施部分被淹没,无法正常使用,火势迅速蔓延。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排涝和灭火。经过数小时的奋战,火势得到控制,但仍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二)建议
-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入,完善排水设施,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少内涝发生的频率和程度。
- 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暴雨天气下消防安全隐患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应对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 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消防、市政、排水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在暴雨等灾害天气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和排涝工作,保障城市安全。
总之,在暴雨突袭起内涝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持警惕,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同时,消防部门的紧急排涝行动对于保障城市安全至关重要,我们也应积极配合,共同维护城市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