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水域与地质灾害救援实战演练
分类: 媒体报道
标签:
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水域与地质灾害救援实战演练: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一课
一、基本概念介绍
水域救援和地质灾害救援是消防救援工作中的重要领域。水域救援主要是针对溺水事故、洪涝灾害等情况,旨在快速有效地救助被困人员,保障水域环境中的生命安全。地质灾害救援则涉及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需要消防救援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实施救援行动。
二、具体操作方法
水域救援
- 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消防员要穿戴好专业的水域救援服、头盔、救生衣、护目镜等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 救援工具运用:常用的救援工具包括冲锋舟、橡皮艇、救生绳、抛投器等。在操作冲锋舟时,要熟悉其性能,合理控制速度和方向,靠近被困人员时要缓慢、稳定。利用救生绳进行救援时,要确保绳索固定牢固,将绳索准确抛向被困者,并指导其正确使用。
- 搜索与营救:采用多种搜索方式,如目视搜索、声呐搜索等,尽快发现被困人员。接近被困者后,要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可采用背、抱等方式,同时注意保护被困者颈部、腰部等关键部位。
地质灾害救援
- 现场评估:到达地质灾害现场后,首先要对灾害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滑坡体的稳定性、泥石流的流向等,判断救援的可行性和危险性。
- 生命探测:运用生命探测仪等设备,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对于被掩埋人员,要小心清理周围的土石,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 支撑与挖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掩埋区域进行支撑,防止周边土石再次滑落。挖掘时要采用合适的工具,从上至下、分层分段进行,尽量减少对被困者的扰动。
三、注意事项
水域救援
- 救援人员要充分了解水域环境,包括水流速度、水温、水下地形等,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自身危险。
- 在水上作业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救援行动,寻找安全庇护场所。
- 救援过程中,要保持与岸上指挥人员的密切沟通,及时汇报情况,听从指挥调度。
地质灾害救援
-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因不当操作引发新的灾害。
- 加强对救援现场的监测,一旦发现有再次发生灾害的迹象,要立即组织救援人员撤离。
-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时,要注意避免因搬运等操作加重伤势。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实际案例
[具体年份],沈阳市某地区遭遇暴雨,引发河水上涨,部分群众被困。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出动,在水域救援实战演练中积累的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救援人员成功驾驶冲锋舟抵达被困区域,快速将多名被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无一人伤亡。
建议
- 居民要增强安全意识,在暴雨天气时远离危险水域,如河流、湖泊等。
- 各社区、学校等单位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关于水域与地质灾害救援的内容,提高群众的应急自救能力。
- 公众要关注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如遇到危险情况,及时拨打 119 等报警电话,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
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的水域与地质灾害救援实战演练,为应对突发灾害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不断提升救援能力和公众安全意识,我们能够更好地守护生命安全,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让我们共同关注消防安全知识,积极参与防范,携手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