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消防检查宣传拧紧动火作业安全阀
分类: 媒体报道
标签:
朔州消防:拧紧动火作业“安全阀”,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在各类生产生活场景中,动火作业存在着较大的火灾风险。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朔州消防高度重视动火作业消防安全,通过强化检查宣传,全力拧紧动火作业“安全阀”。
一、动火作业基本概念
动火作业是指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常见的动火作业包括焊接、气割、使用喷灯等。由于动火过程中会产生明火、高温等热源,一旦接触到易燃易爆物质,极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二、具体检查操作方法
- 作业前检查
- 审批手续: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未经审批严禁动火。审批内容包括动火作业的时间、地点、作业内容、安全措施等,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到位。
- 现场环境:检查动火作业现场及周围环境,清除易燃、易爆物品,保持通风良好。如在加油站附近动火,必须先清理周边的油品及杂物,并设置警示标识。
- 消防器材配备:配备足够数量且有效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砂、消防水带等。同时,确保消防器材处于完好有效状态,能够随时投入使用。
- 作业中检查
- 动火设备:检查动火设备是否完好,如电焊机的电源线是否破损、气割设备的阀门是否漏气等。确保动火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 动火人员资质:动火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熟悉动火操作规程。现场监督人员要随时检查动火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如焊接时的电流、电压是否合适,气割时的氧气与乙炔比例是否正确等。
- 安全措施落实:检查各项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如动火现场是否设置了防火隔离设施,是否配备了专人监护等。监护人要密切关注动火作业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 作业后检查
- 清理现场:动火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现场,消除火种隐患。检查动火区域是否还有残留的易燃物,确保现场无火灾隐患。
- 设备复位:将动火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关闭电源、气源等。检查动火设备及周边环境,确认无异常后,方可离开现场。
三、注意事项
-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动火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如在动火前要对设备进行预热、试火,确认无异常后再正式动火。
- 加强现场监护:动火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要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监护人要密切关注动火作业情况,不得擅自离开现场。
- 做好应急准备:动火作业现场要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扑救,减少损失。
- 定期开展培训:企业要定期组织动火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动火作业安全知识、操作规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等。
四、实际案例与建议
曾经,朔州某工厂在进行动火作业时,由于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且现场未配备灭火器材,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引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这起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建议广大企业和单位: 1. 高度重视动火作业消防安全,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制度,确保动火作业安全。 2. 加强对动火作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定期组织开展动火作业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4. 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让每一位员工都了解动火作业的危险性,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朔州消防通过强化检查宣传,拧紧动火作业“安全阀”,为全市的消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希望广大市民和企业能够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守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