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网 - 中国消防行业门户

消防宣传进医院防火妙方入医心

分类: 媒体报道 标签:

消防宣传进医院 防火妙方入医心

医院作为人员密集、功能复杂的场所,消防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普及医院消防安全知识,让防火妙方深入人心,是保障医患安全的关键。

一、基本概念介绍

  1. 火灾分类 医院常见的火灾类型主要有A类固体火灾,如纸张、木材、被褥等;B类液体火灾,如酒精、汽油等易燃化学品;C类气体火灾,如氧气、天然气泄漏引发的火灾;E类电气火灾,医院大量使用电器设备,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性较大。
  2. 燃烧三要素 火灾的发生必须具备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引火源三个条件。医院内存在大量的可燃物,如药品、医疗设备、被服等,充足的氧气供应,以及各种可能的引火源,如电气短路、明火、静电等,使得火灾隐患不容忽视。

二、具体操作方法

  1. 日常防火检查
    • 医院工作人员应每日对病房、门诊、药房、手术室等区域进行巡查,重点检查电器设备是否正常,电线有无老化、破损,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
    • 定期检查氧气瓶、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使用情况,确保符合安全规定。
  2.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 各类电器设备应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过载运行。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拔掉插头。
    • 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严禁在病房、走廊等区域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热得快等。
  3. 安全疏散
    • 医院全体人员要熟悉所在区域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定期参加疏散演练,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
    • 疏散过程中要听从指挥,不要惊慌拥挤,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4. 初期火灾扑救
    • 医院应配备足够数量且种类合适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等。工作人员应掌握基本的灭火技能,一旦发现初期火灾,应立即使用附近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 对于电气火灾,应先切断电源,再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灭火,严禁用水灭火。

三、注意事项

  1. 药品管理
    • 易燃易爆药品应存放在专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严格按照规定分类存放,并有专人管理。
    • 病房内的药品应妥善保管,避免阳光直射、受热或受潮,防止发生自燃或爆炸。
  2. 医疗设备维护
    •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 设备使用完毕后,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关机、断电等操作,确保设备安全。
  3. 静电防范 在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时,要注意防止静电产生。如给氧气瓶充气时,要采取防静电措施,操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和鞋子。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1. 案例 某医院曾发生一起火灾事故,由于病房内私拉乱接电线,导致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加上疏散通道被杂物堵塞,部分患者未能及时撤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2. 建议
    • 加强对医院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在医院内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识,如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标志等,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 加强与消防部门的沟通协作,定期邀请消防人员到医院进行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

通过消防宣传进医院,让防火妙方深入每一位医护人员和患者心中,才能有效预防医院火灾的发生,保障医院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医患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