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消防上开学第一课筑牢安全防线
分类: 媒体报道
标签:
筑牢安全防线!芙蓉消防上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伊始,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芙蓉消防走进校园,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
一、基本概念介绍
- 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当燃烧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就可能引发火灾,给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 常见火灾类型
-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
- 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
- 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
-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二、具体操作方法
- 预防火灾
- 不玩火,不带火种进入校园。如打火机、火柴等,这些小物件很容易引发火灾。
- 爱护消防设施,不随意损坏消火栓、灭火器等。如果发现消防设施损坏,要及时向学校报告。
- 遵守学校的用电规定,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使用电器。离开宿舍或教室时,要关闭电器设备,拔掉插头。
- 火灾报警
- 如果发现火灾,要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报警时要讲清楚火灾发生的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
- 可以利用校园内的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箱内的报警按钮等设施报警,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或老师报告火灾情况。
- 初期火灾扑救
- 发现火灾初期,火势较小时,可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如灭火器,要正确使用灭火器,一提、二拔、三握、四压,对准火焰根部进行扫射。
- 如果是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灭火,防止触电。
- 若是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扑救,应迅速盖上锅盖,关闭燃气阀门,窒息灭火。
- 逃生自救
- 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逃生方向。如果烟雾较大,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 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有序疏散到安全区域。不要乘坐电梯,要通过楼梯逃生。
- 如果逃生通道被火封堵,要及时退回室内,用湿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向门上泼水降温,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救援。
三、注意事项
- 平时多演练 学校应定期组织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让大家熟悉火灾报警、疏散逃生等流程,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演练时要严肃认真,不能走过场,确保在实际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逃生。
- 熟悉消防设施位置 师生们要熟悉校园内的消防设施位置,如消火栓、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等。这样在火灾发生时,才能快速找到并使用这些设施进行自救和灭火。
- 不惊慌失措 火灾发生时,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冷静。惊慌失措只会导致混乱,增加伤亡风险。要相信通过平时的学习和演练,自己有能力应对火灾,按照正确的方法逃生自救。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曾经有一所学校发生过火灾,由于学生们缺乏消防安全知识,惊慌失措,导致部分学生在逃生过程中摔倒受伤。而另一所学校平时重视消防安全教育,经常组织演练,在一次模拟火灾中,师生们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建议学校要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让消防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家长也要教育孩子在家注意消防安全,如正确使用电器、用火等,共同筑牢家庭消防安全防线。
通过芙蓉消防的“开学第一课”,希望广大师生能够学到实用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在校园里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学习时光,让火灾远离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