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网 - 中国消防行业门户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探讨

分类: 消防要闻 标签:

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探讨

一、基本概念介绍

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高层建筑火灾具有火势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高层建筑常见消防隐患

  1. 消防设施不完善
    • 部分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老化、损坏,如消防栓无水、消防喷淋系统故障等。
    • 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过期,灭火器压力不足、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损坏等。
  2. 疏散通道堵塞
    • 楼梯间、疏散通道被杂物堆积,如自行车、杂物箱等,影响人员疏散。
    • 安全出口被锁闭,导致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
  3. 电气安全问题
    • 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规范,私拉乱接电线现象严重,容易引发电气火灾。
    • 大功率电器使用不当,如违规使用电暖器、电火锅等,过载运行。
  4. 装修材料易燃
    • 一些高层建筑内部装修采用易燃、可燃材料,如塑料扣板、易燃壁纸等,火灾发生时火势迅速蔓延。
    • 外墙保温材料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起火后容易形成“立体燃烧”。
  5. 消防管理不到位
    • 物业管理单位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未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巡查、检查不及时。
    • 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乱扔烟蒂、违规使用明火等现象屡禁不止。

三、防火监督工作具体操作方法

  1. 加强消防设施检查
    • 定期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消防栓、喷淋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确保其完好有效。
    • 检查消防器材的配备和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或损坏的器材。
  2. 整治疏散通道
    • 督促物业管理单位清理楼梯间、疏散通道的杂物,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 检查安全出口是否锁闭,确保其能正常开启,且标识明显。
  3. 规范电气安全
    • 对高层建筑的电气线路进行检查,查处私拉乱接电线等违规行为,要求电气线路敷设符合规范。
    • 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提醒居民避免大功率电器过载使用。
  4. 严格装修材料监管
    • 加强对高层建筑装修工程的监管,要求使用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装修材料。
    • 对已投入使用的建筑,检查外墙保温材料等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要及时整改。
  5. 强化消防管理
    • 督促物业管理单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巡查、检查、值班等制度。
    • 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如组织消防知识培训、演练等。

四、注意事项

  1. 监督检查要细致全面 防火监督人员要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消防隐患点,确保检查无死角。
  2. 整改措施要明确有效 对于发现的消防隐患,要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及时消除。
  3. 加强部门协作 消防部门要与住建、物业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
  4. 持续跟踪复查 对整改后的消防隐患要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隐患彻底整改到位,防止反弹。

五、实际案例及建议

例如,某高层建筑曾因消防栓无水,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扑救,导致火势蔓延,造成了较大损失。这警示我们要高度重视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

建议居民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不随意堵塞疏散通道,不违规使用电器。物业管理单位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加大消防管理力度。同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督,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