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23规定消防
分类: 消防要闻
标签:
解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 2023》,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一、基本概念介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它能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再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及时采取灭火、疏散等措施。
二、具体操作方法
(一)探测器安装
- 感烟探测器应安装在宽敞、不潮湿、少粉尘、无蒸汽、少气流且不直接受阳光照射的场所,距墙壁、梁边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探测器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
- 感温探测器安装位置应考虑环境温度变化,避免安装在温度变化剧烈、有强气流、有大量粉尘或蒸汽的地方,安装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不宜低于2米。
(二)火灾报警控制器操作
- 定期接通电源,检查控制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如自检、消音、复位等功能。
- 当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入时,应能准确显示报警部位、时间等信息,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值班人员应及时查看报警信息,确认火灾情况后,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三)系统布线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线芯截面面积应满足设计要求。
- 线路应敷设在金属管、封闭式金属线槽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内,严禁与动力、照明等其他线路混敷。
三、注意事项
(一)日常维护
- 定期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巡查,检查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等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腐蚀等情况。
- 每月对探测器进行试验,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对探测器逐个进行吹烟试验,查看探测器是否能正常报警。
- 每季度对火灾报警控制器进行主、备电源切换试验,检查主、备电源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二)避免误报
- 保持探测器安装环境清洁,避免灰尘、水汽等影响探测器正常工作。
- 严禁在探测器周围堆放杂物,防止遮挡探测器。
- 避免频繁插拔探测器、报警控制器等设备的连接线,防止线路松动导致误报。
(三)及时更新
- 随着建筑结构、功能的变化,应及时调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和布局,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 当规范有更新时,应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保证系统符合最新的消防安全要求。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一)案例
某商场在一次装修后,未及时调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布局,导致部分区域探测器被新安装的货架遮挡。当火灾发生时,这些被遮挡的探测器未能及时报警,延误了扑救时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建议
- 建筑物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应严格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 2023》的要求设计和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保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 单位和个人应加强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员工熟悉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 物业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维护档案,详细记录系统的维护情况、故障处理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于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 2023》,做好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工作,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真正成为消防安全的有力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