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消防瞄准传统村落消防难点开展全国首例实验
分类: 媒体报道
标签:
瞄准传统村落消防难点:贵州消防实验带来的启示
一、基本概念介绍
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它们大多建筑古老、布局紧凑,存在诸多消防安全隐患。比如,传统建筑多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一旦起火极易蔓延;村落内道路狭窄,消防车难以通行,消防救援难度大;电气线路老化、私拉乱接现象普遍,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二、具体操作方法
- 消防设施建设
- 针对传统村落道路狭窄问题,贵州消防实验中探索设置了小型、轻便的消防设备存放点,配备了适合狭窄空间作业的小型消防车、手抬机动泵等。这些设备便于在村落中灵活穿梭,快速到达火灾现场。
- 安装简易的消火栓系统。利用村落现有的水源,如古井、池塘等,合理设置消火栓,确保在火灾时能及时取水灭火。同时,对消火栓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保证其正常使用。
- 电气线路整治
- 组织专业人员对村落内老化、破损的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排查和更换。规范线路铺设,杜绝私拉乱接现象。例如,采用防火性能好的电线电缆,对线路进行穿管保护,防止因线路故障引发火灾。
- 对村民进行电气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如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过载用电等。
- 消防宣传培训
- 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火灾的危害、预防措施和逃生自救方法。
- 利用村广播、宣传栏等平台,定期发布消防安全提示信息。制作简单易懂的消防宣传海报,张贴在村落显眼位置,时刻提醒村民注意消防安全。
- 组织消防演练,让村民亲身体验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方法。演练内容包括火灾报警、初期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等环节,提高村民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注意事项
- 消防设施维护
- 小型消防车和手抬机动泵等设备要定期进行保养,检查发动机、水泵等部件是否正常,确保在关键时刻能正常运行。
- 简易消火栓系统要定期进行试水,查看水压是否正常,阀门是否能灵活开关,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 电气安全管理
- 在进行电气线路整治时,要由专业电工操作,确保施工质量。整治后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定期进行复查,防止问题反弹。
- 村民在使用电器设备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避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暖器、热得快等。
- 消防宣传持续化
- 消防宣传培训不能一蹴而就,要形成常态化机制。持续不断地向村民灌输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 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和反馈,不断调整宣传方式和内容,使宣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例如,某传统村落曾因电气线路老化引发火灾,由于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及时到达,火势迅速蔓延,烧毁了多间房屋。通过贵州消防实验的经验,该村落加强了电气线路整治,安装了简易消火栓系统,并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之后,在一次小火情发生时,村民迅速报警,利用附近的简易消火栓进行初期扑救,消防队员也能快速通过小型消防车到达现场,及时将火扑灭,避免了火灾的扩大。
建议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借鉴贵州消防实验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村落的消防安全方案。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各方合作,共同推进传统村落的消防安全工作。同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消防安全管理,形成人人关心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切实保障传统村落的消防安全,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长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