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多地开展消防助力军训活动为新生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
分类: 消防要闻
标签:
消防助力军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在黑龙江省多地开展的“消防助力军训”活动中,为新生们开启了重要的开学安全第一课。消防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初入校园的新生来说,掌握必备的消防安全知识尤为关键。
一、基本概念介绍
- 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会迅速蔓延,产生高温、浓烟,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的三要素为可燃物、助燃物(氧气等)和引火源。
-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常见的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火灾。
二、具体操作方法
- 认识灭火器:新生们要了解不同类型灭火器的外观、适用范围。例如,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以及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 正确使用灭火器:一提,提起灭火器;二拔,拔掉保险销;三握,握住喷管;四压,压下把手,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 火灾报警:若发现火灾,要迅速拨打119报警电话。报警时要讲清火灾发生的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 逃生自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有序撤离。如果通道被烟火封堵,可退守到房间内,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堵塞门缝,向门上泼水降温,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三、注意事项
- 不玩火:军训期间,严禁学生私自使用明火,如点蜡烛、烧纸张等,防止引发火灾。
- 爱护消防设施:不得随意损坏、挪用消防器材,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 学习消防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不断增强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曾经有学校在军训期间,因个别学生违规使用电器引发火灾。幸好发现及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平时学到的消防知识,迅速有序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这警示我们,消防安全无小事,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
建议新生们在军训之余,多关注身边的消防安全标识,了解疏散通道的位置。同时,学校应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消防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消防技能。
通过“消防助力军训”活动,希望新生们能将消防安全知识牢记于心,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共同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保驾护航,让青春在安全的校园里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