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防推12项优化措施降大型活动消防保障成本减重复检查
分类: 媒体报道
标签:
上海消防推12项优化措施,降低大型活动消防保障成本
在举办大型活动时,消防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为了降低大型活动消防保障成本,减少重复检查,上海消防推出了12项优化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能提高消防保障的效率,还能为活动主办方减轻负担,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地进行。
基本概念介绍
大型活动通常指规模较大、参与人数众多的集会、演出、展览等活动。这类活动由于人员密集、场地复杂,火灾风险较高。消防保障成本包括人力、物力的投入,如消防人员的部署、消防设备的配备与维护等。重复检查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可能给活动主办方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上海消防的12项优化措施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消防安全保障的高效、精准。
具体操作方法
- 提前介入指导:在大型活动筹备初期,消防部门主动与主办方沟通,提供消防安全指导,帮助主办方合理规划场地布局、疏散通道等,从源头上降低火灾风险。
- 统一标准规范:制定统一的大型活动消防安全标准和规范,让主办方清楚了解消防要求,避免因标准不一致导致的重复整改。
- 整合检查资源:整合消防部门内部的检查力量,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物联网、视频监控等,实时监测活动现场的消防安全状况。
- 简化申报流程:简化大型活动消防安全申报手续,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提交,提高申报效率。
-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消防部门与活动主办方、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沟通活动筹备进展、消防保障需求等信息,避免信息不畅导致的工作重复。
- 推行承诺制: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大型活动,推行消防安全承诺制,主办方承诺遵守消防安全规定,消防部门加强事后监管。
- 分类分级管理:根据大型活动的规模、性质等因素进行分类分级,实施差异化的消防保障措施,提高保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优化现场检查:在现场检查时,突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避免面面俱到的繁琐检查,提高检查效率。
- 加强培训宣传:加强对活动主办方、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火灾事故。
- 建立应急协同机制:建立消防部门与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的协同机制,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降低灾害损失。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大型活动消防安全保障工作,发挥其专业优势,提高保障水平。
- 定期评估总结:定期对大型活动消防保障工作进行评估总结,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优化措施,不断提高消防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注意事项
- 主办方在享受优化措施带来便利的同时,仍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活动现场的消防安全。
- 消防部门在实施优化措施过程中,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确保消防安全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 各方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保障工作。
实际案例或建议
例如,某大型演唱会在筹备阶段,消防部门提前介入,根据场地特点和人员分布,指导主办方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在活动举办期间,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消防设施运行情况,消防人员仅进行重点部位的抽查,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同时,主办方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了消防部门的培训,活动现场消防安全状况良好。
建议其他城市借鉴上海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的大型活动消防安全保障优化措施,共同提升大型活动消防安全保障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有序的活动环境。
通过上海消防推出的12项优化措施,有望在降低大型活动消防保障成本的同时,提高消防安全保障的质量和效率,为大型活动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让我们共同关注消防安全,确保每一次大型活动都能平安、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