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网 - 中国消防行业门户

上好开学第一课350余名师生火场实战学逃生

开学第一课:火场实战学逃生,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新学期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在校园里展开,35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通过火场实战演练,深入学习逃生技能。消防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校园环境中,掌握正确的逃生知识至关重要。

一、基本概念介绍

  1. 火灾的分类 火灾根据燃烧物质的不同可分为A、B、C、D、E、F六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等;B类火灾为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火灾,像汽油、石蜡;C类火灾是气体火灾,例如天然气、氢气;D类火灾是金属火灾,像钾、钠等;E类火灾为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是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了解火灾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灭火器材。
  2. 烟雾报警器的作用 烟雾报警器是火灾早期预警的关键设备。它能够感知火灾产生的烟雾,一旦烟雾浓度达到设定值,就会发出响亮的警报声,提醒人们及时察觉火灾。在校园宿舍、教学楼等场所安装烟雾报警器,可以为师生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二、具体操作方法

  1. 火灾发生时的应对
    • 保持冷静:一旦发现火灾,务必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惊慌只会让人失去判断力,做出错误的决策。
    • 拨打报警电话:迅速拨打119,清晰准确地告知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关键信息。
    • 弯腰低姿前行: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这些烟雾比空气轻,会向上漂浮。因此,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避免吸入烟雾中毒。
    • 寻找安全出口: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寻找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不要乘坐电梯,电梯可能因火灾断电而被困。
  2. 火场逃生技巧
    • 用湿布封堵门缝:如果无法及时撤离,可将毛巾、衣物等浸湿,堵住门缝,防止烟雾进入房间,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
    • 利用绳索逃生:在较高楼层且无法通过楼梯撤离时,如果有绳索,可以将绳索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缓慢下滑逃生。但要注意绳索的承重,避免中途断裂。
    • 寻找避难场所:若无法逃离建筑物,可寻找相对安全的避难场所,如没有窗户的房间、靠近水源的地方等,并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三、注意事项

  1.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 校园应定期检查灭火器、消火栓、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确保灭火器压力正常、消火栓阀门能正常开启、疏散指示标志通电且指示方向正确。
  2. 不随意挪用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是火灾扑救的重要工具,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挪用。如发现消防器材损坏或缺失,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维修和补充。
  3. 遵守疏散秩序 在逃生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疏散秩序,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拥挤、推搡,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曾经有一所学校发生火灾,由于师生们平时接受了良好的消防安全教育,在火灾发生时,大家迅速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有序撤离,没有出现混乱和伤亡情况。这得益于学校定期组织的消防安全演练和日常的宣传教育。 建议各学校要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内容,不仅在开学第一课进行集中培训,还要在日常课程中融入消防安全知识。同时,要定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让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火灾发生时最大程度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为校园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时刻牢记消防安全知识,守护好校园这片安全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