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网 - 中国消防行业门户

西宁多部门联合检查发现14家存在问题校外机构

分类: 消防要闻 标签:

校外机构消防安全不容忽视

近期,西宁多部门联合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校外机构达14家。这一情况再次敲响了校外机构消防安全的警钟,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校外机构的消防安全问题,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一、基本概念介绍

消防安全是指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活动。对于校外机构来说,其场所人员相对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火灾隐患是指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比如消防设施损坏、疏散通道堵塞等。

二、具体操作方法

  1. 消防设施配备与维护
    • 校外机构应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且合格的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灭火器要定期检查压力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好。消火栓要保证能正常出水,水带、水枪无破损。
    • 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定期对这些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发挥作用。
  2. 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管理
    • 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严禁堆放杂物。安全出口应标识明显,易于识别,且不能被锁闭或封堵。
    • 要制定疏散预案,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疏散演练,让大家熟悉疏散路线和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3. 电气安全管理
    • 对机构内的电气线路进行定期检查,防止电线老化、短路等问题。避免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合格的电器设备。
    • 合理控制用电负荷,避免因过载引发火灾。在离开场所时,及时关闭电器设备电源。
  4. 易燃物管理
    • 妥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酒精等,要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并远离火源和热源。
    • 及时清理场所内的废纸、垃圾等易燃杂物,保持环境整洁。

三、注意事项

  1. 人员培训
    • 校外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接受消防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如灭火器的使用、火灾报警方法等。
    • 培训要定期进行,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更新消防知识,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2. 日常巡查
    • 安排专人负责消防安全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巡查内容包括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
    • 做好巡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3. 与消防部门沟通
    • 主动与当地消防部门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消防安全要求和动态。积极配合消防部门的检查和指导工作。
    • 对于消防部门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按时整改到位,确保机构消防安全。

四、实际案例或建议

曾经有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因疏散通道被杂物堵塞,在发生火灾时,师生无法及时疏散,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惨痛案例告诉我们,校外机构消防安全绝不能掉以轻心。

建议校外机构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校外机构消防安全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联合检查行动,对存在问题的机构要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要依法予以关停。同时,要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提高校外机构师生和家长的消防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