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网 - 中国消防行业门户

用火前清除可燃物备好消防器材并注意同一动火区相关事项

分类: 消防要闻 标签:

用火安全全知道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火是常见的行为,但用火不当极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用火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基本概念介绍

用火,简单来说就是使用明火进行各种活动,如烹饪、焊接、烧烤等。可燃物则是能够燃烧的物质,像纸张、木材、布料、汽油等。清除一切可燃物,就是要在动火区域及其周边将可能被点燃的物品清理干净,避免火源接触后引发火灾。消防器材是用于灭火和控制火灾的工具,常见的有灭火器、灭火沙、消防栓等。

具体操作方法

  1. 用火前
    • 全面检查动火区域,将周围的纸张、杂物、易燃液体等可燃物清理干净,确保无任何潜在火源接触物。
    • 根据用火类型和规模,准备相应的消防器材。例如,在家中烹饪时,可准备好灭火器放在厨房显眼且便于拿取的位置;进行焊接作业时,要配备灭火沙和灭火器,并确保消防栓能正常使用。
  2. 用火期间
    • 专人负责看守火源,不能擅自离开。时刻关注火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如火焰突然变大、冒烟异常等,要立即采取措施。
    • 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可燃气体积聚引发爆炸。例如在室内使用燃气烧烤炉时,要打开窗户或使用排气扇。
    •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火源设备。如烹饪时控制好油温,避免油温过高起火;焊接时调整好焊接参数,防止因操作不当产生火花引发火灾。
  3. 用火结束后
    • 彻底熄灭明火,确保无任何火星残留。如燃气炉灶关火后,要检查阀门是否完全关闭;焊接完成后,要确认焊接部位无余热和火星。
    • 对用火区域进行再次检查,清理残留的灰烬等,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收拾好消防器材。

注意事项

  1. 了解用火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未经培训不得擅自操作。例如,不熟悉灭火器的使用,在火灾发生时可能无法正确操作灭火。
  2. 不要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用火。如加油站、油库等区域严禁明火,在这些场所附近动火极易引发爆炸事故。
  3. 大风天气尽量避免室外用火,因为大风会加速火势蔓延,增加火灾风险。
  4. 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确保其能正常使用。如灭火器过期未及时更换,在关键时刻可能无法发挥作用。

实际案例或建议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某餐馆厨房在烹饪时,厨师离开灶台去接电话,锅内油温过高起火,由于厨房内未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火势迅速蔓延,导致整个餐馆被烧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警示我们,用火时一定要专人看守,不能分心,同时要配备好消防器材。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做饭还是进行其他用火活动,都要养成良好的用火习惯。比如,在户外烧烤时,选择空旷、远离易燃物的场地,准备好灭火器和灭火沙。单位在进行动火作业时,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确保动火人员具备资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用火带来的便利,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总之,用火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用火前、用火期间和用火后的各项工作,确保用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