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网 - 中国消防行业门户

七台河市消防救援支队借三下乡活动开展消防科普宣传

七台河市消防救援支队:借三下乡东风,播撒消防知识火种

在七台河市,消防救援支队紧紧抓住三下乡活动这一契机,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消防科普宣传,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实用的消防安全知识,全力筑牢农村消防安全防线。

一、基本概念介绍

  1. 火灾隐患:是指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比如私拉乱接电线、在柴草堆垛旁违规使用明火等。
  2. 消防器材:常见的有灭火器、消火栓等。灭火器可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火灾场景;消火栓是火灾发生时用于灭火的重要水源接口。
  3. 疏散逃生:就是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有序地从建筑物内撤离到安全区域的过程。要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

二、具体操作方法

  1. 消防器材使用演示 消防救援人员现场展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拔掉保险销,左手握住喷管,右手压下压把,对准火源根部进行扫射灭火。同时,详细讲解消火栓的操作步骤,打开消火栓箱门,连接好水带和水枪,转动阀门即可喷水灭火。
  2. 火灾隐患排查指导 深入农户家中,帮助检查电气线路是否老化、私拉乱接,柴草堆垛是否远离火源、房屋是否存在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并现场指导村民如何整改。
  3. 疏散逃生演练 组织村民进行疏散逃生演练。告知村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态前行,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有序地从房屋撤离到空旷安全地带,同时提醒大家不要惊慌、不要拥挤。

三、注意事项

  1. 灭火器使用:使用前要检查压力是否正常,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范围不同,不可混用。灭火时要站在上风方向,保持安全距离。
  2. 消火栓操作:使用消火栓时要注意水带的连接是否牢固,避免在喷水过程中出现甩脱等情况。开启阀门时要缓慢,防止水锤现象损坏设备。
  3. 疏散逃生:演练过程中要听从指挥,不要推搡他人。湿毛巾捂住口鼻要保持湿润,才能更好地过滤烟雾。

四、实际案例与建议

  1. 实际案例 在某农村地区,曾因村民在柴草垛旁焚烧秸秆引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烧毁了多间房屋,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经过调查发现,该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知道焚烧秸秆的危险性。
  2. 建议
    • 村民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定期检查家中电气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及时更换老化线路。
    • 柴草堆垛要远离房屋和火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 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防止玩火引发火灾。
    • 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熟悉消防知识和逃生技能。

七台河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三下乡活动开展的消防科普宣传,让消防知识深入农村每一个角落,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为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大农民朋友们要积极学习消防知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